1.面试问题 #
在RAG(检索增强生成)应用中,提示工程(Prompt Engineering)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请您详细阐述在RAG中进行提示工程设计的核心技巧、具体建议,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提示设计来避免模型产生"幻觉"。
2.参考答案 #
2.1. RAG中提示工程的核心设计技巧 #
在RAG应用中,提示工程的核心设计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2.1.1. 明确角色和任务 #
在提示中,需要清楚地说明AI的身份(Role)、能力边界(Capability Boundaries)和目标任务(Target Tasks)。这有助于模型理解其职责,并在此框架内生成响应。
示例:你是一个专业的法律助手,只能基于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。
2.1.2. 结构化提示 #
通过使用明确的格式来指导AI的输出,可以提高响应的质量和一致性。常见的结构包括"背景 + 问题 + 输出格式"。
示例:
【背景】: [用户提供的背景信息]
【问题】: [用户提出的具体问题]
【请用以下格式回答】:
- 回答: [AI的答案]
- 引用依据: [AI答案的来源]2.1.3. 加上下文约束 #
明确告知AI只能基于检索到的资料进行回答,这是避免"幻觉"(Hallucination)的关键。模型不应使用其预训练知识进行推断,而应严格依赖提供的上下文。
示例:请仅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回答,不要使用你自己的知识推断。
2.1.4. 模板化设计 #
将提示设计成可复用的模板,方便在大规模应用中动态填充检索到的内容和用户查询。这提高了效率和可维护性。
示例:使用{{retrieved_documents}}和{{user_question}}等占位符。
2.1.5. 加入冗余兜底机制 #
为应对检索系统未能找到相关内容的情况,应设计一个兜底机制。当没有检索到相关资料时,让AI显式回复"未找到相关资料",而不是尝试编造答案。
示例:如果找不到相关资料,请回复"未找到相关资料"。
2.1.6. 提供优质示例 #
提供1-2个高质量的问答范例,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理解期望的输出风格、逻辑和格式,从而模仿生成更符合要求的回答。
2.2. 提示工程中具体的实践建议 #
2.2.1. 提示角色设定 #
通过设定具体的角色,可以有效限制模型的自由发挥,使其行为更符合预期。
示例:你是一个专业法律助手,只能基于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。
2.2.2. 结构化输出提示示例 #
一个详细的结构化输出提示可以确保模型按照特定格式提供信息,这对于后续的信息处理或展示非常重要。
通用模板:
你是xx领域专家,以下是用户问题,请基于提供的资料进行回答:
【资料】:
{{retrieved_documents}}
【问题】:{{user_question}}
【请用以下格式回答】:
- 回答:
- 引用依据:2.2.3. 避免幻觉的设计点 #
除了上述的上下文约束,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减少幻觉:
- 在Prompt中加入明确的指令:
如果找不到资料,请回复"未找到相关内容"。 强调:
提示中明确"不要使用自己的知识推断"。2.3. 进阶提示工程示例 #
以下是两个具体的提示工程示例,展示了如何为特定任务设计详细的提示结构:
2.3.1. 文本分类(新闻分类器) #
- Role: 新闻分类器
- Goals: 对给定新闻进行分类,并仅输出相应的类别。
- Constraints:
- 新闻必须属于以下类别之一: 军事、财经、民生、文化、其他、待分类。
- 输出结果必须仅为类别名称,不能包含其他多余信息。
- Skills:
- 强化新闻分类的能力
- 理解并解析新闻内容
- 确定新闻所属类别
- Output Format: 类别名称
- Workflow:
- 读取并理解给定的新闻:
"请在此处插入新闻"。 - 根据新闻内容,判断其所属类别。
- 输出判断出的类别名称。
- 读取并理解给定的新闻:
2.3.2. 情感分析(情感分析专家) #
- Role: 情感分析专家
- Goals: 对给定的文本进行情感分析,并仅输出相应的类别。
- Constraints:
- 文本必须属于以下类别之一: 正面、负面、中性。
- 输出结果必须仅为类别名称,不能包含其他多余信息。
- Skills:
- 情感分析的专业知识
- 理解并解析文本内容
- 确定文本的情感倾向
- Output Format: 类别名称
- Workflow:
- 读取并理解给定的文本内容:
"请在此处插入待分析的文本"。 - 根据文本内容,判断其情感倾向。
- 输出判断出的类别名称。
- 读取并理解给定的文本内容:
2.4. 提示工程最佳实践 #
2.4.1. 提示优化策略 #
- 迭代优化:通过A/B测试不断优化提示效果
- 版本控制:对提示模板进行版本管理
- 性能监控:监控提示的响应质量和一致性
- 用户反馈:收集用户反馈持续改进
2.4.2.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#
问题1:模型回答过于宽泛
- 解决方案:在提示中明确回答的具体要求和格式
问题2:模型产生幻觉
- 解决方案:强化上下文约束,明确告知只能基于提供资料回答
问题3:回答格式不一致
- 解决方案:使用结构化提示模板,提供明确的输出格式要求
问题4:检索结果质量差时回答质量下降
- 解决方案:设计兜底机制,当检索结果不足时明确告知用户
2.5. 实际应用案例 #
2.5.1. 法律咨询RAG系统 #
提示设计:
你是一个专业的法律顾问助手。请基于以下法律条文和案例,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。
【法律条文】:
{{retrieved_legal_documents}}
【用户问题】:
{{user_question}}
【回答要求】:
1. 仅基于提供的法律条文和案例进行回答
2. 如果找不到相关法律依据,请明确说明
3. 回答格式:法律依据 + 具体建议 + 风险提示
【回答】:2.5.2. 医疗咨询RAG系统 #
提示设计:
你是一个医疗信息助手。请基于以下医学资料,为用户提供参考信息。
【医学资料】:
{{retrieved_medical_documents}}
【用户问题】:
{{user_question}}
【重要提醒**:
- 本回答仅供参考,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
- 如有严重症状,请及时就医
- 仅基于提供的资料进行回答
【回答】:2.6. 面试技巧提示 #
在回答此类问题时,建议:
- 系统性回答:按照设计技巧、实践建议、进阶示例的结构组织答案
- 具体示例:提供具体的提示模板和代码示例
- 问题导向:重点说明如何解决幻觉问题
- 实际经验: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说明设计思路
- 技术深度:展现对提示工程原理的深入理解
这样的回答既展现了技术广度,又体现了对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入理解,能够给面试官留下专业且实用的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