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
  • outline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  • 14
  • 15
  • 16
  • 17
  • 18
  • 19
  • 20
  • 21
  • 22
  • 23
  • 24
  • 25
  • 26
  • 27
  • 28
  • 29
  • 30
  • 31
  • 32
  • 33
  • 34
  • 35
  • 36
  • 37
  • 38
  • 39
  • 40
  • 41
  • 42
  • 43
  • 44
  • 45
  • 46
  • 47
  • 48
  • 49
  • 50
  • 51
  • 52
  • 53
  • 54
  • 55
  • 56
  • 57
  • 58
  • 59
  • 60
  • 61
  • 62
  • 63
  • 64
  • 65
  • 66
  • 67
  • 68
  • 69
  • 70
  • 71
  • 72
  • 73
  • 74
  • 75
  • 76
  • 77
  • 78
  • 79
  • 80
  • 81
  • 82
  • 83
  • 84
  • 85
  • 86
  • 87
  • 88
  • 89
  • 90
  • 91
  • 92
  • 93
  • 94
  • 95
  • 96
  • 97
  • 98
  • 99
  • 100
  • 101
  • 102
  • 103
  • 104
  • 105
  • 106
  • 107
  • 108
  • 109
  • 110
  • 111
  • 112
  • 113
  • 114
  • 115
  • 116
  • 117
  • 118
  • 119
  • 120
  • 121
  • 122
  • 123
  • 124
  • 125
  • 126
  • 127
  • 128
  • 129
  • 130
  • 131
  • 132
  • 133
  • 134
  • 135
  • 136
  • 137
  • 138
  • 1. 面试题目
  • 2. 参考答案
    • 2.1 结构化输出的定义与核心价值
      • 2.1.1 定义
      • 2.1.2 核心价值与解决的痛点
    • 2.2 Spring AI实现结构化输出的核心机制与工作流程
      • 2.2.1 调用前(前置处理)
      • 2.2.2 调用后(后置处理)
    • 2.3 代码实现示例
      • 2.3.1 定义目标数据结构
      • 2.3.2 使用Spring AI实现结构化输出
      • 2.3.3 自定义转换器实现
    • 2.4 实际应用场景
      • 2.4.1 数据提取与解析
      • 2.4.2 API响应标准化
    • 2.5 优势与注意事项
      • 2.5.1 主要优势
      • 2.5.2 注意事项
    • 2.6 总结

1. 面试题目 #

请详细阐述什么是大模型的结构化输出?它在AI应用开发中解决了哪些痛点?并结合Spring AI框架,说明其如何通过"调用前"和"调用后"两个阶段实现结构化输出,以及涉及的核心组件和工作流程。

2. 参考答案 #

2.1 结构化输出的定义与核心价值 #

2.1.1 定义 #

结构化输出(Structured Output)是指将大型语言模型(LLM)生成的自由文本响应,按照预定义的、程序可解析的格式(如JSON、XML或特定的Java对象,即POJO)进行转换和封装。

2.1.2 核心价值与解决的痛点 #

  • 解决LLM输出的不确定性: LLM的自由文本输出格式多变,难以直接在后端业务逻辑中消费。结构化输出强制模型按照特定格式生成内容,提高了输出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。
  • 提升系统集成效率: 将LLM输出直接转换为强类型对象(如Java POJO),后端服务可以直接处理这些对象,无需复杂的字符串解析和错误处理。
  • 增强数据可靠性与可维护性: 规范化的输出格式减少了因格式不匹配导致的运行时错误,提高了系统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。
  • 简化业务逻辑开发: 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,而不是花费大量精力处理LLM输出的解析和验证。

2.2 Spring AI实现结构化输出的核心机制与工作流程 #

Spring AI通过其StructuredOutputConverter机制实现结构化输出,其工作流程可以分为调用前(前置处理)和调用后(后置处理)两个阶段。

2.2.1 调用前(前置处理) #

核心职责: 引导大模型生成符合特定格式的文本输出。

实现机制:

  1. StructuredOutputConverter实现FormatProvider接口: FormatProvider的作用是提供特定的格式指令给AI模型。
  2. 提供格式指令: 这些指令会附加到用户的原始提示词后面,明确告诉模型应该生成何种结构的输出。
    • 示例: 可能会包含类似"Your response should be in JSON format. The data structure for the JSON should match this Java class: com.example.MyBean..."的描述。
    • JSON Schema: 还可以附带一个JSON Schema定义,进一步引导模型生成符合指定格式的响应。
  3. 输入与格式指令合并: 原始输入与这些格式指令合并,形成最终的提示词。
  4. 调用大模型: 将合并后的提示词发送给大模型进行处理。

流程图示:

原始输入 → 提供格式指令 → 输入 + 格式指令 → 调用大模型

2.2.2 调用后(后置处理) #

核心职责: 将大模型返回的自由文本输出(通常是JSON字符串)转换为开发者指定的目标Java对象。

实现机制:

  1. StructuredOutputConverter实现Converter<String, T>接口: 这个Converter负责将大模型返回的文本输出转换为目标类型T。
  2. 大模型原始输出: 大模型返回的是自由文本(例如JSON字符串)。
  3. 文本转换为结构化输出: StructuredOutputConverter根据预设的目标类型(如Java Bean对象、Map或List),将文本解析并映射到对应的Java对象。
  4. 内置转换器: Spring AI提供了多种内置的转换器实现,例如:
    • BeanOutputConverter:用于转换为Java Bean对象(内部基于ObjectMapper)。
    • MapOutputConverter:用于转换为Map对象。
    • ListOutputConverter:用于转换为List对象。

流程图示:

调用大模型 → 原始输出 (文本) → 将文本转换为结构化输出 → 结构化输出

2.3 代码实现示例 #

2.3.1 定义目标数据结构 #

// 定义目标POJO类
public class UserProfile {
    private String name;
    private int age;
    private String email;
    private List<String> hobbies;

    // 构造函数、getter和setter
    public UserProfile() {}

    public UserProfile(String name, int age, String email, List<String> hobbies) {
        this.name = name;
        this.age = age;
        this.email = email;
        this.hobbies = hobbies;
    }

    // getter和setter方法
    public String getName() { return name; }
    public void setName(String name) { this.name = name; }

    public int getAge() { return age; }
    public void setAge(int age) { this.age = age; }

    public String getEmail() { return email; }
    public void setEmail(String email) { this.email = email; }

    public List<String> getHobbies() { return hobbies; }
    public void setHobbies(List<String> hobbies) { this.hobbies = hobbies; }
}

2.3.2 使用Spring AI实现结构化输出 #

@Service
public class StructuredOutputService {

    @Autowired
    private ChatClient chatClient;

    public UserProfile extractUserProfile(String userInput) {
        // 使用Spring AI的结构化输出功能
        return chatClient.prompt()
            .user(userInput)
            .call()
            .entity(UserProfile.class);  // 自动转换为UserProfile对象
    }

    // 更复杂的示例:使用自定义转换器
    public Map<String, Object> extractStructuredData(String input) {
        return chatClient.prompt()
            .user(input)
            .call()
            .entity(Map.class);  // 转换为Map对象
    }
}

2.3.3 自定义转换器实现 #

@Component
public class CustomStructuredOutputConverter implements StructuredOutputConverter<CustomData> {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String getFormat() {
        return """
            Your response must be a valid JSON object with the following structure: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"title": "string",
                "description": "string",
                "tags": ["string1", "string2"],
                "priority": "HIGH|MEDIUM|LOW"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""";
    }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CustomData convert(String source) {
        try {
            ObjectMapper mapper = new ObjectMapper();
            return mapper.readValue(source, CustomData.class);
        } catch (Exception e) {
          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("Failed to convert to CustomData", e);
        }
    }
}

2.4 实际应用场景 #

2.4.1 数据提取与解析 #

// 从非结构化文本中提取结构化信息
public class DataExtractionService {

    public List<ProductInfo> extractProductInfo(String productDescription) {
        return chatClient.prompt()
            .user("从以下产品描述中提取产品信息:" + productDescription)
            .call()
            .entity(List.class);
    }
}

2.4.2 API响应标准化 #

// 将LLM输出标准化为API响应格式
public class ApiResponseService {

    public ApiResponse<SearchResult> searchWithStructuredOutput(String query) {
        SearchResult result = chatClient.prompt()
            .user("搜索查询:" + query)
            .call()
            .entity(SearchResult.class);

        return ApiResponse.success(result);
    }
}

2.5 优势与注意事项 #

2.5.1 主要优势 #

  • 类型安全: 将非结构化文本转换为强类型Java对象
  • 开发效率: 减少手动解析和验证代码
  • 系统健壮性: 降低因格式不匹配导致的运行时错误
  • 维护性: 统一的输出格式便于系统维护和扩展

2.5.2 注意事项 #

  • 容错处理: 模型不保证严格按要求返回结构化数据,需要适当的容错机制
  • 验证机制: 建议对转换后的对象进行额外的验证
  • 性能考虑: 转换过程可能增加一定的处理开销

2.6 总结 #

Spring AI的结构化输出机制通过在调用前明确指示模型输出格式,并在调用后自动将文本解析为强类型对象,极大地简化了AI应用开发中处理LLM输出的复杂性。这种"两阶段"处理方式既保证了输出的规范性,又提供了良好的开发体验,是现代AI应用开发中的重要技术手段。

访问验证

请输入访问令牌

Token不正确,请重新输入